政府多個部門及醫護界今日召開會議,檢討近日在本港出現的病毒性腸胃炎爆發,並承諾動員跨界別力量,繼續採取有效控制措施。
在今日的會議上,與會者關注近幾星期感染病毒性腸胃炎個案有所上升。
截至11月25日,當局今年收到的證實及懷疑由諾沃克病毒引致的腸胃炎個案涉及1,237人。
2001及2002年的受影響人數分別為678及892。
政府指出,流行病學證據顯示,引致腸胃炎的病毒在天氣較涼的月份特別活躍,香港正處於這種具高度傳染性疾病的高�期,有需要在各方面繼續採取措施防止病毒蔓延。
要有效預防及控制疾病,有賴學校、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及時識別及呈報懷疑個案,近期大部分的個案均在這些地方發生。
�生署聯同教育統籌局及社會福利署,已透過信件、座談會及健康講座,與上述機構加強溝通,解釋及早識別有病徵個案之重要性。
此外,機構亦會指派一名代表,向�生署呈報懷疑個案。
�生署亦已向有關機構發放指引,概述一般感染病毒後的臨床徵狀,以及設立由護士解答的熱線(2961 8966)。
�生署說,為有效控制疾病,食物環境�生署及�生署亦會進行更多的宣傳工作,向市民推廣健康飲食習慣,包括提醒市民必須徹底煮熟可能帶有病毒的食品,例如海產或貝殼類食物。
此外,因應諾沃克病毒及輪狀病毒對本港公共�生構成的影響,會議亦支持�生署、醫院管理局與本地各大學加強合作,就這兩種病毒進行更多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徵的應用研究。
跨部門會議將跟進疾病爆發的最新發展,成員會檢討各項新措施的成效,有需要時會再次舉行會議討論進一步的控制措施。
跨部門會議由�生署署長林秉恩及�生福利及食物局副秘書長姚紀中聯合主持,另有來自10個其他政策局╱部門及機構的代表出席會議,分別是教育統籌局、社會福利署、醫院管理局、食物環境�生署、民政事務總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房屋署、運輸署、政府新聞處及香港中文大學。
另外,截至今日下午3時,�生署再接獲1間院舍出現腸胃炎爆發的報告,九龍城喇沙小學19名學生出現嘔吐、發燒、肚痛及腹瀉等病徵,患者的冀便樣本有待化驗,以確定病因。
�生署接獲報告後,立即進行調查,並且監察院舍各人的健康情況。
�生署已教導院舍採取預防病毒性腸胃炎的措施,及遵照�生署的指引進行徹底消毒清潔。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