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署進行的調查顯示,過去多年本港人口的口腔健康狀況已有所改善,但市民經常忽略的蛀牙及牙周病,仍然是迫切的威脅,12歲兒童普遍已有牙石,顯示患有牙周病的危機在此年齡已出現。
�生署顧問醫生陳祖貽在公布2001年口腔健康調查記者會上指出,調查包括世界�生組織建議的四個指標年齡組別:5歲、12歲、35至44歲成年人和65歲及以上長者。
調查透過臨�檢驗及特別設計的問卷,搜集了約6,000人有關口腔健康的資料。
陳醫生說本港人口的口腔健康狀況過去多年已有改善,而且不遜於世界多數發達國家。
香港12歲學生以及35歲至44歲的成年人的「齲失補恆齒」指數(DMFT INDEX,即全球採用來評估蛀牙的程度及嚴重性的指數),相對其他相若的發展國家的數字為低。
陳醫生說:「事實上,本港成年人失去全部牙齒的百分率為零,情況較一些在地域上或經濟發展情況與本港相若的國家為佳,12歲兒童的口腔健康狀況尤其良好,他們的蛀牙程度處於全球最低水平。」
陳醫生指出在蛀牙方面,12歲兒童中曾有蛀牙經驗的人數佔同一年齡組別的比率,由1986年的60%下跌至2001年的37.8%。35至44歲年齡組別的有關數字,亦由1991年的98%,下跌至2001年的97.5%。
五歲兒童的數字則由1988的63%,下跌至2001年的51%。
陳醫生解釋蛀牙數字下降的主要原因為政府1961年開始在食水中加氟、過去多年含氟牙膏的普及和市民使用,這些因素減低了市民蛀牙的情況。
他補充說:「其他重要的因素包括香港大學牙科學院和�生署口腔健康教育組的成立,以及�生署從80年代起提供學童牙科保健服務。」
調查結果亦顯示,香港市民經常忽略的蛀牙及牙周病,仍然是迫切的威脅。蛀牙及牙周病的情況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得嚴重,十二歲兒童普遍已有牙石,顯示患有牙周病的危機在此年齡已出現。
調查指出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35至44歲)有未經治療的蛀牙。
陳醫生說:「幾乎一半的成年人口患有牙周病及牙周袋,表示支撐牙齒的組織受到破壞。」
在五歲兒童的組別中,約有50%的兒童受蛀牙影響,接近90%的蛀牙未經治療。蛀牙在五歲兒童中的分布並不平均,有接近78%的蛀牙是集中在約23.6%的五歲兒童中發現的,這些兒童被視為有患上更多蛀牙的高風險。
在長者(65至74歲)方面,陳醫生指出超過一半的非居於院舍長者有未經治療的蛀牙,有蛀牙的長者當中有40.6%有牙根表面蛀蝕,而牙周袋及牙肉萎縮亦頗為普遍,超過一半的長者有牙周袋。
牙齒缺失在居於院舍長者中頗為常見,當中有27%的長者失去全部牙齒。
同時出席記者會的蘇漢澄醫生表示,所有年齡組別的受訪者普遍對蛀牙和牙周病存有錯誤觀念,而不適當的口腔健康行為一般會導致不理想的口腔狀況。
他說:「雖然本港人口大部分有刷牙的習慣,但齒間清潔方法如用牙線未為普及。另外,只有少數家長定期協助他們五歲的子女刷牙。」
「部分家長甚至不知道子女的口腔健康出現問題。在家長視為有良好口腔健康的兒童中,有約40%其實有蛀牙情況,而約10%有超過三隻蛀牙。」
他強調:「任何年齡的市民都應採用有效清潔牙齒的方法。」
他指出定期作牙齒檢查的習慣並不普遍。在所有接受調查的組別中,雖然有定期檢查牙齒習慣的成年人的百分率相對較高,但是差不多每四名成年人中有三名沒有作定期牙齒檢查。
他表示:「學生進入中學階段後,使用口腔健康服務的情況即大幅下降,數據顯示只有20.9%的中學生表示有作牙科檢查。」
「如果市民沒有這習慣,他們將會沒可能及早發現牙患及作出處理,亦錯失了加強清潔牙齒習慣的時機。」
頻密吃零食及吸煙亦為危害口腔健康的因素。調查顯示吃零食的習慣在5歲及12歲的兒童較其他年齡組別較為普遍。另外,17%的成年人及21%的非居於院舍長者有吸煙的習慣。
蘇醫生說:「吸煙者患上牙周病及口腔癌的機會較高。任何含糖食品,無論其糖分為人工添加或天然含有,均可引致蛀牙。對口腔健康而言,進食的次數比數量更為關鍵。」
成年人普遍並不覺得需要作定期牙齒檢查,而大部分成年人曾經有過不同的口腔健康問題,包括口氣、牙肉流血、對冷熱敏感及因牙痛而影響睡眠。
但是,其中因為這些問題而尋求牙醫治療的百分比相對為低(4%至47%),超過一半人當牙齒對冷或熱敏感、牙肉流血或有鬆脫的牙齒時,並不採取任何處理行動。
數據並且顯示很多市民,尤其是長者,把失去牙齒視為人生自然過程。
蘇醫生說:「41%的成年人、63%的非居於院舍長者及70%的居於院舍長者把失去牙齒視為衰老�象之一。」
就此,蘇醫生強調晚年失去牙齒並非人生自然過程。他說:「如果由今日起採用正確方法保持口腔健康,牙齒是可以陪伴你一生一世的。」
「保持最佳口腔健康狀況對任何年齡的市民來說都是重要的,並須靠個人的努力及自發性來實踐。」
蘇醫生說:「改善口腔健康的關鍵在於預防。為減低失去牙齒的不良後果,市民有必要在預防新牙患的同時,防止現有牙患惡化。」
他提醒市民應該:
(一) 每天宜刷牙兩次,用含氟牙膏及以正確的方法刷牙,並進行適當的齒間清潔,例如使用牙線。
(二) 適當使用口腔健康護理服務,作定期牙齒檢查,以預防牙患,及盡早發現並解決口腔健康問題。
(三)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吃零食次數,尤其是含糖零食。如有特殊飲食需要,可徵詢醫護人員的意見,務求配合口腔健康需要。
(四) 避免吸煙;若是吸煙者,請戒煙。宜少喝酒。
陳醫生在總結時說�生署將與牙醫專業及有關團體,加強教育及推廣,以進一步改善市民大眾的口腔健康。
報告已上載於口腔健康網頁,歡迎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