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
*
 2005年12月3日
空氣質素
*

八成空氣污染物源自珠三角

*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常任秘書長郭家強表示,影響本港空氣質素的污染物,8成來自珠三角區域性污染,兩成源自本地;而在本地污染物中,約82%來自發電廠。

 

     身兼環保署署長的敦家強透露,本月中將發表「固體廢物處理」路向大綱,列出未來10年的都市廢物處理的具體方案。

 

     郭家強今早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剛運作兩天的「珠三角區域空氣質素監測網絡」,並非空氣污染預警系統,而每天公布的空氣質量指數,是分析過去24小時的空氣質量,意義在於監測區域性空氣長遠變化,反映減少排放污染物措施是否取得成效。

 

     他指出,該監測網絡全面提供珠三角區內準確的空氣質素資料,有助兩地分析與處理區域空氣污染的問題;環保署與廣東省當局分析有關空氣數據後,每半年向公眾公布。

 

     至於過去兩天空氣污染較嚴重,郭家強表示,主要是受到天氣影響,近日吹北風,空氣流動較弱,令污染物積聚較嚴重。

 

82%本地污染源自電廠

 

     監測網絡擁有16個監測點,其中13個位於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東莞、江門、肇慶、順德、惠陽、番禺及從化,餘下3個位於香港的荃灣、東涌及塔門。

 

     網絡監測的主要空氣污染物,包括可吸入懸浮粒子、一氧化硫、二氧化氮和臭氧。有關資料可在廣東省環境保護局公眾網或環境保護署網頁查閱。

 

     至於影響本港空氣質素的污染物,郭家強表示,8成來自珠三角區域性污染,兩成來自本地。

 

     他表示,本地污染物來源中,約82%來自發電廠;而汽車排放及印刷廠產生的「揮發性有機化學物」,也是主要污染來源。

 

     郭家強強調,督促電廠減少排放的工作非常重要,政府與中華電力續牌時,已訂出1年總排放量的上限,更計劃每年收緊上限。

 

廢物處理大綱月中出台

 

     談及本月起實施的建築廢物處置收費計劃時,他表示,在公眾填料接收設施、篩選分類設施及堆填區處置建築廢物,每公噸收費分別為27元、100元及125元,而有關收費2006年1月20日開始徵收。

 

     他說,該計劃並非為了增加庫房收入,而是貫徹污者自付原則;由於公眾填料接收設施只為石屎、泥頭等可循環再用的廢料而設,因此收費較低。

 

     環保署已向業界詳盡介紹計劃的運作,如有疑問,可致電2838 3111查詢。

 

     他表示,本月中將發表「固體廢物處理」路向大綱,列出未來10年的都市廢物處理的具體方案,包括減少廢物、廢物分類、循環再造和發展循環再造工業等。


返回頁頂
* 響應環保 從小起步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