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香港作為1個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體系,排放的溫室氣體相對較少。當局以提高整體社會能源效益,尤其是建築物能源效益,與及採用清潔能源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策略,預期在2030年達至將能源強度自2005年水平,降低最少25%。
他今天(11月4日)在立法會答覆議員何秀蘭有關氣候變化的提問時說,由於香港無耗用大量能源的工業,發電廠是香港最大溫室氣體排放源,其次是運輸,約佔溫室氣體排放總量16%,而建築物佔全港總用電量89%。
當局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行多項措施,包括「建築物能源效益資助計劃」,實施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禁止建設燃煤發電機組,提供經濟誘因鼓勵發展可再生能源等。
同時推行繼續擴大公共運輸系統的覆蓋率,尤其是鐵路網絡系統、推廣使用電動車、加大利用堆填區的堆填氣體作替代燃料,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此外,政府正進行氣候變化顧問研究,預期明年初完成,檢討和更新香港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和吸收匯、評估氣候變化對香港的影響,向政府提出建議以訂定長遠措施。
邱騰華亦會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分,參與12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