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署與廣東省環境保護局聯合公布,2008年上半年珠三角沿海地區的空氣質量,一般較區域的中部及北部為佳,可能與沿海一帶的污染物擴散條件整體較佳有關。
監控網絡今年1 - 6月錄得的區域空氣質量指數值,72%的時間屬於國家環境空氣質量1 - 2級水平。
今天(10月29日)發表的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監測結果報告指出,上半年珠三角沿海一帶地區的空氣質量一般較區域的中部及北部為佳,原因可能與沿海一帶的污染物擴散條件整體較佳有關。
總括來說,區內污染物的濃度,一般在6月的夏季期間較低,1 - 3月的冬季則較高,大致因為夏季一般雨水較多、混合層較高,有利污染物的擴散,加上偏南的季候風,也為珠三角地區帶來潔淨的海洋性氣流。
上半年的區域空氣質量指數值,有72%的時間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1 - 2級水平。各監測點也曾錄得污染物濃度超出國家環境空氣質量2級標準,即適用於一般生活區的情況;超標現象極可能和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相關。
監控網絡由16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子站組成,13個位於珠三角經濟區內,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東莞、江門、肇慶、順德、惠陽、番禺及從化;餘下3個位於香港的荃灣、東涌及塔門。
粵港兩地環境監測部門,持續監測珠三角地區內的空氣質量,並向公眾發布最新的監測結果;預期明年4月公布2008年全年的監測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