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060316tc04002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政府新聞處網上採訪室
*
2006年3月19日
*
*
環保
*
漁護署研究污染物對白海豚影響

     為了更了解中華白海豚的生態情況和更準確量度污染物對牠們的影響,漁農自然護理署去年底展開為期兩年的「中華白海豚監察計劃」,收集中華白海豚的活組織樣本,進行活組織抽樣檢查;研究結果將有助制訂本港水域中華白海豚的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中華白海豚又名為「印度太平洋駝背豚」,廣泛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西岸,主要在沿岸�水區及河口活動,其蹤跡東至中國及澳洲北面。

海豚監察計劃
沈振雄
廣泛採用:以飛鏢抽取活海豚身上的組織樣本(左圖),是項已確立的研究方法;漁護署高級海洋護理主任沈振雄(右圖)表示,各地的專家也採取這種方式抽取海洋哺乳類動物的活組織樣本。
       漁護署高級海洋護理主任沈振雄表示,監察中華白海豚,是保護本港海洋哺乳類動物重要工作之一。

 

     沈振雄說,香港以往對中華白海豚的認識不多,90年代興建新機場時,才在大嶼山一帶發現這種稀有動物,於是開始進行有系統的研究和保護。

 

居港海豚約二百條

 

     中華白海豚在中國沿岸至少有7 - 8個獨立種群,而在香港,牠們大多在西面的水域活動,相信是由於牠們喜歡在鹹淡水交界的水域生活及覓食。

 

     最新的研究顯示,整個珠江口包括香港水域,至少有1,500條中華白海豚,而由於政府銳意保護,香港的中華白海豚數目一直也很穩定,約維持200條,近年數目還輕微上升。

 

     沈振雄說,漁護署在過去10年來,一直研究中華白海豚的種群情況和生物學情況,以便提供保護,免牠們受污染、發展工程和其他人類活動所影響。

 

抽取海豚皮脂研究

 

     以往化驗海豚身體組織中存留的污染物,只限於死去的海豚;而去年底展開、為期兩年的研究,並採用以弓弩射出飛鏢,抽取活海豚身上的組織樣本,如小片皮和豚脂;皮膚樣本用於鑑定性別和年齡,豚脂則用作污染物分析。

 

     這項研究有助了解水中污染物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以便制訂更適切的護理計劃。

 

     沈振雄強調,世界各地的專家也有採取這種方式,抽取海洋哺乳類動物的活組織作研究樣本。由於抽取的樣本只一小片皮和豚脂,並沒有神經線,故理論上海豚不會感到痛楚。

 

制訂守則減低滋擾

 

     漁護署在未來兩年,將收集約30個活組織樣本,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進行組織化驗的工作。

 

     在漁護署進行研究的同時,將盡量減低對海豚的滋擾,而抽取樣本時,研究人員也須遵守一些守則。

 

     例如,在海岸公園範圍內不可抽取樣本,不可向正在照顧子女的海豚抽取樣本,每次發射均須監察海豚的反應,並攝錄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