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署表示,建築廢物處置收費計劃目前仍屬實施初段,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有關部門已承諾縮短目前約30分鐘的每宗交易時間。
該署呼籲建築廢物泥頭車司機合作,確保堆填區運作暢順,以免公眾受到影響。
今早有20多架有關車輛,因在運作過程中遇到操作問題,在新界東南堆填區及分類區引致堵塞,以至輪候傾倒的其他貨車大排長龍。
經過警方、環保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調停後,司機仍堅持堵塞堆填區入口處。下午3時,部分司機把車輛堵塞新界東北堆填區的入口。
環保署呼籲司機不要採取激烈行動,引致其他使用堆填區及分類回收區設施的司機不便,否則警方將採取行動;有關人士應盡量合作,先移開堵塞的車輛,再作討論,不要妨礙大部分其他貨車,引起交通混亂,影響市民。
自建築廢物處置收費法例去年通過後,政府與業界通過緊密溝通,訂下由廢物生產者登記、預繳,發收及收據的營運方法。
收費計劃自去年7月開始試用,透過由廢物運輸商、承辦商和政府部門代表組成的工作小組,大部分業界已熟悉有關運作。
當局自12月起接受戶口登記,並已發放超過30多萬條載運入賬票。
收費計劃1月20日正式生效以來,首6天堆填區共接收2,004輛次運載建築廢料車輛,分類回收區和公眾填料庫共接收10,860輛次,運作大致暢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