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表示,正研究就車胎、充電電池、電子及電器設備及飲品容器,推行「產品責任計劃」,減少本港的廢物及加強廢物回收。
在這計劃下,產品製造商、進口商、零售商及消費者,須分擔妥善處理產品用後的責任。
廖秀冬今天在立法會上說,將詳細評估不同產品責任計劃方案的成本效益,和對有關界別的影響,以及考慮各界的意見。
與此同時,環保署也與業界探討展開產品責任計劃下的各種可行的回收建議。
環保署於2002年4月展開自願性的產品責任計劃,回收流動電話充電電池及循環再造;該署正與業界商討,把計劃擴展至所有充電電池。
車胎回收反應理想
談及廢車胎回收及再造試驗計劃時,廖秀冬表示,計劃已達到減少堆填區的負荷,和資源回收循環再造的目的。
從去年4月至今年11月中,共有4,600噸廢輪胎被回收,並切割成有應用價值的物料;從而節省了運送往堆填區的費用,並減低堆填區被佔用的空間。
根據試驗計劃的經驗,環保署明年4月起,以較長期的合約招標,希望找出更多回收及再造廢車輪胎的方法,促進本地的廢輪胎回收再造業。
擬擴廢物源頭分類
至於廢物分類,廖秀冬說,環保署2003年在港島東區4個屋苑試行為期1年的「乾濕垃圾分類計劃」,反應雖好,但成本甚高,難以作大規模的推廣。
環保署其後改良了家居廢物回收的構思,並於今年8月,在港島東區13個屋苑推行「廢物源頭分類試驗計劃」。
試驗計劃的目的,是在樓宇每層設置廢物分類設施,方便居民在源頭把廢物分類,以及增加可回收物料的種類,提高廢物回收率和減少棄置廢物。
收費安排仍須研究
由於試驗計劃成效理想,故準備擴大這計劃,明年初作大規模的宣傳推廣活動,鼓勵全港市民在家居分類廢物,以便回收再造。
談及落實污者自付的原則時,廖秀冬說,立法會已通過建築廢物處置收費的條例;現正審議釐訂有關執行細節的兩條規例,如規例獲通過,預計明年夏季開始實施收費計劃。
至於家居廢物收費,由於涉及層面較廣和複雜,須詳細研究執行安排和收費辦法。廖秀冬強調,在落實任何方案前,將諮詢公眾和業界。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