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表示,香港和內地已原則上同意,把本地的建築惰性廢料,運往內地作填海,善用資源。
她今天會見記者時說,正與內地有關部門,包括國家海洋局商討有關事宜,待業界找尋有關工程項目。
商業手段為堆填區減壓
廖秀冬說,香港地少,快將沒有地方處理廢物,因此,運用這商業手段,減輕堆填區的壓力。
她指出,若業界找到合適的工程項目,雙方政府將提供協助和配合條例上的要求,例如有關的廢物管理法例和巴塞爾公約。
談到立法會周三審議的堆填區收費條例草案時,廖秀冬表示,堆填區收費問題已經過長時間諮詢和討論,故有信心獲得議員支持。
她指出,在用者自付原則下,部分業界人士定會受到衝擊。政府已與業界,特別是泥頭車司機,多次討論。
收費草案料獲立會支持
她說:「我們會從數方面協助他們,第一,大型工程在登記時會有管制,即是廢物生產者有責任以正當合法的手段處理廢料,即要收回收條。如果你去倒泥頭時,取回收條便可收回費用。
「我們正與小型工程運輸商商討,我也曾經與數個工會討論有關問題,他們也接受用方法證明未能追回費用,例如要求他們宣誓,如果證明他們未能追回費用,我們不會追究,令貨車司機毋須負重擔。」
被問及家居垃圾的問題,廖秀冬表示,這問題須經過透徹的諮詢,包括市民,才會考慮下一步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