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類繁多:在人工魚礁記錄得的魚類品種,由1998年的40種,增至今年的220種,包括石斑、笛鯛、�和細鱗等高經濟價值魚類品種。 |
漁農自然護理署已完成第2期人工魚礁計劃,在外牛尾海成功敷設最後1組人工魚礁。
漁護署1996年展開人工魚礁計劃,透過敷設人工魚礁,改善本港海洋和漁業資源。
第1期工程於印洲塘和海下灣海岸公園範圍進行,已於1999年竣工,敷設人工魚礁體積約28,000立方米。
第2期工程在2001年9月展開,在大灘海和外牛尾海兩個已知的重要魚類產卵和育苗場,敷設體積約129,000立方米的人工魚礁。
在香港水域敷設的人工魚礁由不同物料組成,包括船隻、舊輪胎、混凝土組件和棄置碼頭樁柱。
第1期人工魚礁工程監察結果顯示,在人工魚礁記錄得的魚類品種,由1998年的40種,增至今年的220種,包括石斑、笛鯛、�和細鱗等高經濟價值魚類品種。
漁護署於2000年也在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以及赤�角對開海面敷設人工魚礁,增加中華白海豚棲息地的資源。
目前,香港水域已敷設約168,000立方米的人工魚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