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去年本港銀行的信用衍生工具及證券化活動持續大幅增長;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增61%,至27,360億元;證券化交易增103%,合計風險承擔達3,190億元。
鑑於市場發展迅速,次按危機暴露了有關產品可引發的潛在風險,金管局考慮加強數據收集要求,從而更能掌握認可機構參與複雜結構產品業務的情況。
《香港金融管理局季報6月號》今天(6月18日)發表的調查結果顯示,認可機構主要基於買賣目的從事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並大多數以投資銀行身份參與證券化交易。
交易多涉中期買賣
去年整體的信用衍生工具活動增加61%,至27,360億元;這類交易仍然由多間認可機構主導。
信用衍生工具活動的性質及類別去年並無重大變動,交易主要以買賣為目的,屬於中期,即1 - 5年;涉及投資級別參照實體的信用違責掉期仍然是最常見。
整體證券化交易活動去年增長103%,合計風險承擔達3,190億元。合成證券化交易激增313%,佔2007年證券化類別風險承擔未平倉總額的61%。
市場活動仍高度集中於極少數認可機構,本地銀行所佔市場比重,由69%升至83%,並且大多數以投資銀行身份參與該等交易。
提倡穩健風險管理
對中央政府與中央銀行的債權及住宅按揭貸款,仍然是證券化交易中最常見的組成資產類別;不少認可機構有意在擴充或開展信用衍生工具及證券化業務。
調查指出,本港銀行承受次按和次按相關信貸的風險,並沒有對銀行體系整體資產造成重大影響;但期望,任何持有受到次按危機影響的工具的銀行,繼續確保為有關工具妥善估值和提供足夠撥備。
為確保本港認可機構審慎發展信用風險轉移市場,金管局密切注視國際標準的發展,並與業界合作,提倡穩健的風險管理。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