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表示,一直關注港美息差消失後,港元利率可能過度�升,加上市場出現不同的最優惠利率,可能令市民誤以為銀行競相加息,情況失控。
不過,他指出,即使利率過度�升,幅度也很有限,因為港元利率若高於美元利率,便會吸引資金流入,最終令總結餘增加,銀行同業拆息便相應下調。
任志剛今天在其專欄「觀點」中指出,金融市場往往對意料之外的事件反應強烈;而這種強烈反應,可以令投資者獲得豐厚利潤,也可以蒙受巨大損失。
異常波動可引發問題
他指出,假如市場人士以銀行貸款或運用衍生工具進行買賣活動,市場的波幅便會更大。更甚者,市場異常的波動可能促使市場人士或金融機構沒法正常運作,引發系統性問題。
雖然市場往往能自行找到均衡點,毋須監管機構的干預。但任志剛重申,只有在最大規模及流動性最高、供求雙方都有無數參與者,以及有完善的金融中介渠道及披露資料機制的市場,才會出現這個理想情況。
不過,這樣完美的市場,實在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他認為,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還是需要規管的,從而確保金融中介機制有效運作及金融體系穩定健全,保障公眾利益。
他指出,雖然香港實施聯繫匯率制度,但今年5月推出優化聯繫匯率措施前的18個月,即使美元已連番加息,但港元利率仍然大幅低於美元利率。
不同優惠利率惹混亂
然而,港元利率回到正常水平,即貼近美元利率水平的過程,可能來得很突然,造成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當暫時性的息差消失後,港元利率可能過度�升,即升至高於美元利率的水平,而存款及貸款利率的升幅,還會較銀行同業拆息的升幅顯著;加上市場上出現不同的最優惠利率,可能令公眾誤以為銀行競相加息,情況失控。
不過,任志剛認為,即使利率過度�升,幅度也很有限,原因是港元利率若高於美元利率,便會吸引資金流入,最終觸發強方兌換保證,令總結餘增加,銀行同業拆息便相應下調。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