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投資者,總覺得把股票存放在經紀行不大安全,故多把所有股票證書存放在銀行的保險箱。每當買入股票後,便提取實物股票證書,登記到自己名下,存入保險箱;而在賣出股票時,便從保險箱取回有關股票證書,再送到經紀行。
然而,這既費時失事,往往錯過買賣時機,又須提存大量實物股票,也不方便。到底沒有更好和更安全的方法,處理股票?
慧博士在其專欄中建議,精明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在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開立投資者個人戶口。他指出,投資者個人戶口是中央結算系統為投資者而設的直接託管戶口,讓投資者便捷地作電子賬面交收。
投資者對存放於投資者個人戶口內的股票擁有絕對控制權,只有他本人才能授權售出股票。
投資者也可透過自己的投資者個人戶口,認購首次公開招股的股份,而獲配發的股份,將以無紙化的方式,存進個人戶口內。
節約用紙保護樹林
慧博士指出,無紙化證券交易既方便又安全,也可以節約用紙,保護樹林和大自然。
中央結算系統也為投資者處理與股份有關的所有公司活動,例如派發股息、認購供股等。
不過,也有投資者對使用投資者個人戶口有微言。因為不少投資希望晚上回家後策劃投資,但現在投資者只可從上午9時至晚上7時,把指示輸入中央結算系統,但這時段正是一般投資者的工作時間,這顯得很不方便。
但慧博士說,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最近就投資者個人戶口服務推出了多項新增的功能,包括把經專為投資者戶口持有人而設的熱線,和互聯網系統輸入指示至中央結算系統的服務時間,延長至差不多每周7天、每天24小時。
投資者現已可以利用自設的用戶編號及密碼,在互聯網上登入投資者個人戶口。事實上,運用自設的用戶編號及密碼登入互聯網系統這做法,在香港的金融服務業已相當普遍。
當然,電子證書更能夠在使用互聯網時提供較佳的安全保障。
可以短訊發出指示
慧博士說,中央結算系統的股份轉移程序,也已作出兩項改善。首先,中央結算系統現已能支援流動電話短訊服務。每當投資者戶口出現需要採取行動的指示或活動時,投資者便可透過流動電話接收到以短訊形式發出的提示。
其次,是簡化了不涉及款項交收的股票轉移程序。此舉讓想交付股份的一方(不論是經紀行或投資者),毋須再經確認程序,便能把股份交付予指定的另一方。
不過,為免出錯及更有效地監控,投資者及經紀行雙方均須在進行首次股份轉移之前,在中央結算系統內設立可接受股票轉移的戶口名單。
談到在股東大會上作出表決的問題時,慧博士指出,中央結算系統也作出了改善措施,方便小投資者進行表決。
目前大部分的股東大會,當對某決議案進行表決時,除非出現要求以投票方式進行表決(每股1票),否則通常以舉手方式進行(每人1票)。
電子方式作出表決
他指出,香港結算就股東大會的決議案已設有超連結,自動接連香港交易所網站「上市公司訊息」部分內的相應公司文件,使網上表決功能更方便易用。
投資者現已可以透過投資者個人戶口專設的熱線及中央結算系統的網站,以電子方式要求就他在上市公司所持的股份,以投票方式進行表決;而香港結算的人員,便在股東大會上執行投資者發出的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