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指出,實行貨幣發行局制度的經濟體系,都容易受到利率震盪影響,不過,香港有方法管理這些風險。
任志剛在每周專欄「觀點」中指出,實行貨幣發行局制度的經濟體系,沒有酌情權在市場作出干預或對沖,一旦資金流出,貨幣發行局制度會在固定匯率水平,自動觸發外匯干預,令貨幣基礎收縮,銀行同業流動資金減少。
換言之,若震盪是由資金突然流出引發,就會轉化為利率震盪。利率震盪可能令社會承受很大的痛楚,並影響金融體系的穩定。
任志剛指出,實行或計劃實行貨幣發行局制度的地區,應在可能範圍內主動推出政策,以達致減低資金流出的可能性、減低利率對資金流出的敏感度,以及提高經濟忍受痛苦的能力。
港經濟承受痛楚能力高
他說:「香港的儲蓄率高企,因此,經濟承受痛楚的能力一向相當高。香港整體的對外資產淨額,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210%,比率全球最高。
「香港經濟復甦及龐大的國際收支順差對此進一步提供支持,令目前出現資金流出的可能性很低。」
香港沒有儲備金規定,而且具備高效率的銀行同業即時支付系統,所以持牌銀行毋須在結算賬戶維持大額結餘。
利率對資金流向極敏感
任志剛表示,相對資金流量,持牌銀行的結算賬戶總結餘(是貨幣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額很小,因此,利率對資金流向極為敏感。
這便是香港在1998年為減低利率的敏感度而推出多項技術性措施之前的寫照。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