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心 無所不談
曾俊華上月以中國民間故事《華山救母》,在香港電台節目「天下父母經」的啟播儀式上,敦促年青人珍惜身邊所有人、事和物。來自觀塘瑪利諾書院的陳顯光,更即場繪畫《華山救母圖》。
曾俊華日前便與陳顯光和該書院的4名中學生 --- 葉友豪、陳鶴文、林學亨和禢善勤會面,從他們手中接過《華山救母圖》。
他還與這5名升讀中五、修讀理科,但對藝術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暢談升學和藝術教育問題,以及分享其親子秘笈。
育有1子1女的曾俊華表示,在子女年幼時,已抱�加強溝通的基本原則與他們相處,可說是無所不談,從而給予他們指示或意見;至今兒女長大成才,仍不時跟他們聯絡溝通。
曾俊華說:「為人父母的,最重要是給予子女信心,讓他們感受到跟你談話是沒有風險的;這點很重要。小時候,我的父母也給了我這種信心,教我與他們無所不談。
「跟別人交談時,有時會感到說了些話出來會有風險。有了這種感覺,自然便不願意與人傾談,因為恐怕說了出來會有問題。
互相尊重 表現孝道
「當然,父母不能只說『你不用怕,跟我說了沒問題』,也不是一下子便能令子女有信心,而是需要從小做起,慢慢培養他們的信心。」
「人之行,莫大於孝。」曾俊華認為,每個人表達孝道的方式也有分別,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子女之間能互相尊重;並相信,人與人之間只要能抱�這信念,世界便會更美好。
談到教育時,曾俊華指出,教育是香港最重要的環節,故政府在這方面投放的資源最多,佔政府開支的四分之一;這也較其他政府為高。
他表示,鑑於每名學生的能力、長處和潛質不同,因此,不是每人都適合升中六、上大學;有些或屬意專業教育,有些或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選擇哪條出路。
曾俊華說:「由此可見,每個人的成長路不盡相同。因此,政府提供了不同的選擇,幫助學生成長。
「沒有人比你們更清楚自己的成長路是怎樣的。不過,無論決定是怎樣,也應多與父母溝通,讓雙方清楚對方的期望,多溝通也可以加深了解,避免雙方的期望出現錯配。
吸收知識 不斷增值
「很多時,大家以為很清楚自己的期望是什麼,但這不是必然的,因為想像與現實未必相符。與父母溝通,說出自己的意見和困難,便可以避免一些問題。」
他寄語年青人,選擇升學就業時,應依據自己的興趣而作決定,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並指出,社會和科技瞬息萬變,年青人在擁有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應吸收基本的知識,不斷增值。
至於藝術,曾俊華表示,藝術對個人修養很重要,也是生活的情趣之一;並透露,對藝術有�濃厚的興趣。
曾俊華說:「藝術是由心出發的,對個人修養很重要,也是生活的部分。
「我在紐約修讀中學時,差不多每個周末也到博物館參觀;至今對藝術仍有很大的興趣。
「藝術可以是親子的方法之一。子女年幼時,我常帶他們到博物館看看,從而增進溝通,是很好的相處機會。
以書贈友 鼓勵閱讀
「大家應多些參觀博物館,獲得更多的啟發。欣賞畫作、藝術品,看1次是不夠的,要看數次才能領略和感受到藝術家所表達的信息。」
工餘時愛閱讀、也在網誌分享讀後感的曾俊華,不忘為學生挑選讀物,以書贈友;並向熱愛藝術的學生們,送上香港特區成立10周年紀念原創公仔。
曾俊華揀選的書目,包括:
•Robert Henri《The Art Spirit》;
•Mitch Albom《tuesdays with Morrie》、《for one more day》和《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Spencer Johnson《The Present》。
5本書籍的題材,觸及父母子女相處之道、人生的新體會,以及藝術欣賞。
曾俊華希望透過這些書籍,鼓勵5人多看和多學習英語,並祝願他們會考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