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就健康院錯誤接種疫苗致歉
2025年2月20日
天水圍母嬰健康院為兩名原定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兒童錯誤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衞生署表示,正嚴肅調查和跟進事件,並已向受影響兒童的家長解釋和致歉。有關兒童目前沒有不良反應,經兒科專科醫生的評估,事件不會對涉事兒童構成健康風險。
天水圍母嬰健康院按照恆常監察機制,在本月17日服務時段結束後覆核疫苗紀錄,發現當日下午4時至5時30分服務時段已使用的疫苗與應接種疫苗的數量不一致,因此發現事件。
上述時段內有七名兒童需接種乙型肝炎疫苗,但在覆核已使用疫苗時察覺少用兩劑乙型肝炎疫苗,多用兩劑肺炎鏈球菌疫苗。經反覆與疫苗存貨量核對後,確定該時段其中兩名兒童被錯誤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初步調查顯示,該時段接受疫苗接種的兒童年齡由一個月至七個月大。
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兒童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第一劑乙型肝炎疫苗,其後分別於一個月及六個月大接種第二及第三劑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方面,基礎接種應在兩個月大和四個月大進行,及後在12個月大時接種一劑加強劑。
衞生署醫護人員已聯繫全部七名受影響兒童的家長,向他們致歉和講解衞生署的跟進工作,並已安排兒科專科醫生盡快為有關兒童進行詳細檢查,在適當時間會為他們補種乙型肝炎疫苗,以及按計劃完成接種三劑肺炎鏈球菌疫苗。
調查工作仍在進行。初步調查顯示,事件屬人為錯誤。衞生署已責成所有母嬰健康院加強前線人員的培訓,確保他們嚴格遵照內部指引,注射疫苗前仔細核對疫苗和病人資料,並與陪同兒童接種人士核實,避免同類事件發生。
衞生署再次向受影響人士衷心致歉。涉事的母嬰健康院護士已被暫停注射疫苗的職務,如證實有關人員涉及違紀,會按既定程序處理。視乎進一步的調查結果,該署不排除將事件轉介香港護士管理局作適當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