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促進者思維 提升服務效率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網誌介紹政府以促進者思維加快發展流程的措施。副局長林智文表示,發展局去年已發出通告,明文規定決策局和部門均需採取促進者的思維處理發展申請,並臚列指導原則。
至今,決策局和部門已實施逾百項精簡措施。屋宇署設立了呈交圖則前的查詢機制,讓業界盡早確定建築方案的可行性,避免因多次修改建築設計而白費工夫。水務署則於去年底推出餐飲業供水申請自行認證計劃,允許表現良好的持牌水喉匠自行認證自己負責的水管工程,提升處理供水申請的效率。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2月1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附短片):
為拼經濟、謀發展,社會一直有不少關於如何令發展提速提效及減低成本的討論。政府就此積極作出回應,鼓勵決策局及部門採取促進者的思維處理工作事項。今次,我邀請了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和其他部門同事,介紹促進者思維在日常工作上的運用及其成效,以及業界人士的看法。
推動「促進者」思維 從三方面作改革
林智文表示,以往部門處理審批較重視把關工作,現時政府與時並進,積極求變,除了做好監管者角色,亦務求具備促進者思維,致力精簡審批流程。為此,我們從三方面推動改革︰
(一)思維改變:發展局在2024年7月首次發出通告,明文規定決策局和部門均需採取促進者的思維處理發展申請,並臚列了指導原則;
(二)流程改革:政府已修訂六條法例以大幅精簡發展相關法定程序,現階段會加強檢視及大力精簡行政審批程序,每個審批部門均要制定具體工作計劃;
(三)系統設置:部門須由指定首長級同事監察工作計劃落實進度,以及定期向發展局帶領的督導小組匯報。另設立由專業團體和業界代表共同組成的委員會,與業界共商精簡程序事宜。
林智文率領團隊自去年第三季已出席了多場研討會和論壇,向業界介紹政府的精簡措施,並了解業界所需。
業界大力支持改革 自行認證計劃縮減審批時間
香港建造商會會長、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委員林健榮以勇敢、踏實及有承擔來形容政府採取促進者思維的方案。他認為改革不單縮減發展期及節省成本,更能增加香港競爭力,有助經濟發展。他又表示,發展局建立溝通平台聽取業界意見,接納了多個優良方案,並落實一系列優化措施,期望政府能繼續前進,提升效率。
香港園境師學會會長陳元敬指出,精簡發展程序的方向有助業界發展,加快工作流程。他表示,園境專業於2003年首次實行自行認證計劃,但只局限於驗收工作,審批程序仍然由政府部門處理。政府最近推出的自行認證計劃,則允許業界在審批過程中委託一位認可園境師作自行審批,相比以往審批樹木處理方案動輒花上十個月至一年時間,現時則可於一、兩個月內完成,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呈交圖則前查詢機制及專責審批組 助八成一般建築圖則首兩次呈交即獲批
發展局的通告進一步強化了屋宇署作為促進者的機構文化。負責審批建築圖則的屋宇署高級屋宇測量師賴安琪介紹,為確保樓宇安全,屋宇署一直致力協助申請者符合相關標準,同時在審批程序和機制上顧及發展項目的流程,務求令建築工程順利進行。
為方便業界建築設計和製作圖則的工作,屋宇署設立了呈交圖則前的查詢機制,讓業界盡早確定建築方案的可行性,避免因多次修改建築設計而白費工夫。另一項提速、提效的措施是設立專責審批組,針對500個或以上住宅單位的大型私人住宅項目,屋宇署會在項目早期提供技術協助,目標是約八成一般建築圖則可於首次或第二次呈交便獲得批准。賴安琪表示,即使圖則未能獲批,屋宇署亦會在回覆信中列明拒絕理由,並向申請人提供詳細説明,如有需要,屋宇署亦會與申請人舉行會議,以解決問題。
成立新建消防設施一站式驗收統籌辦公室 壓縮三分一驗收時間
負責統籌有關新建樓宇及基建項目消防設施驗收工作的消防處消防區長(消防工程合規)余子傑指出,發展局通告當中的良好作業原則極具參考價值,與消防處在驗收工作上不斷求進的策略不謀而合。
余子傑表示,消防處靈活調配內部資源,並透過加強與各持份者溝通、超前擬定驗收日程、安排驗收前會議和善用科技加快驗收流程等一系列措施,縮減整體驗收所需的時間。消防處期望於今年3月成立新建消防設施一站式驗收統籌辦公室後,可以將一般建築規模的常規項目所需的整體驗收時間壓縮三分之一,減至35個工作天內完成。
路政署列清晰檢查清單 加快審批橋樑及建築物外觀設計方案
路政署高級園境師(市區)鄧立明負責橋樑及有關建築物外觀諮詢委員會(ACABAS)秘書處的工作。他介紹,路政署於去年第四季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旨在優化審批橋樑及相關建築物外觀設計方案的流程。根據發展局通告,ACABAS制定了清晰易讀的檢查清單,便利申請者備齊相關文件,以更順利提交申請。他表示,清單不但涵蓋了基本要求,亦根據不同申請類別如橋樑和升降機等,列出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例如針對升降機,清單會提醒申請人可擺放電箱的位置和設計,以顧及與周邊環境的協調。
此外,鄧立明介紹,ACABAS近期引入一項新機制,允許申請人在提交較複雜的設計方案前,與路政署相關部門進行預先會面討論,好讓在正式審批會議前,盡早解決申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從而降低方案被否決而需重新申請的風險。措施可有效加快橋樑及相關建築物工程的規劃與設計進程,讓工程得以及早展開,市民可盡早使用設施。
推餐飲業供水申請自行認證計劃 提升處理供水申請效率
水務署工程師(技術支援)梁學翹負責審視供水申請的程序及監察區域辦事處處理供水申請的工作流程。他和團隊向部門同事介紹了發展局的通告,確保落實促進者的機構文化。
梁學翹表示,水務署於去年底推出餐飲業供水申請自行認證計劃,允許表現良好的持牌水喉匠自行認證其負責的水管工程,以提升處理供水申請的效率和便捷性。計劃改變了以往一刀切針對少數不符表現者的規管方式,轉為鼓勵業界人士持續保持良好表現。計劃下的簡化流程亦有助持牌水喉匠節省時間及成本。
已實施逾百項精簡措施 今年內陸續推展新項目
林智文強調,精簡程序要持之以恆地推行,須由機構文化入手,透過內部宣傳及經驗交流,令促進者思維成為植根同事的「基因」,時刻秉持便利發展及協同合作的精神處理審批工作。他感謝各部門管理層的配合,決策局及部門迄今已實施逾100項精簡措施,今年內會陸續落實其他新措施,範疇涵蓋業界自行認證,容許認可專業人士審批建議,既賦權業界亦要求為其決定負責,而部門亦會抽查作把關,其他措施包括省卻重覆程序,以及理順並列明各項所需提交的文件及細節等。這些程序可讓部門有空間調撥人手,更有效率利用現有資源應對龐大工作量,達到節流效果。
每一項精簡程序就如一塊小拼圖,當措施持續出台、實施,拼圖最終會拼出一幅完整的圖畫---完善發展程序,使其更為順暢。我們會繼續監察精簡程序的工作,推動部門思維變革,以助提高效率,善用市場活力,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