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沙頭角
在邊境遙遠的一角,有一個香港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沙頭角。這個禁區封閉已久,非當地居民難以進入,但早前政府以試驗形式向本地遊旅行團開放禁區內的碼頭,市民終於有機會在周末或公眾假期踏足沙頭角,窺探當地歷史文化,飽覽海岸美景。
沙頭角墟位於北區,與深圳市鹽田區接壤,1960年代被列為邊境禁區,持禁區紙的人士方可進入,而訪客須得到當地居民擔保才可申請禁區紙進入該處。
不過,《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公布後,沙頭角迎來轉變。政府擬推動沙頭角和新界東北旅遊發展,並推廣當區地道文化,保安局與相關部門制定為期六個月的試驗計劃,自6月起每逢假日開放沙頭角碼頭給預先申請的本地遊旅行團,從該處乘船往荔枝窩、吉澳等鄰近景點遊覽。
最長碼頭 一望無際
解禁後,280米長的沙頭角碼頭成為矚目景點。由於近岸位置水淺,船隻難以停泊,碼頭延伸至海中心,成為全港最長的碼頭。遊人漫步其上,可欣賞碧海藍天,遠眺鹽田繁華景象,也可細味一旁的特色壁畫,從中認識沙頭角地標、傳統習俗、外島生態等。碼頭備有印章供遊客蓋印留念,以誌此行。
沿着海濱一直往東走會到達最新地標沙頭角之角,那裏豎立展示經緯度的座標牌、以一比一複製的中英街界石展品。展品上的詩句「日出沙頭,月懸海角」相傳出自清朝一名官員,沙頭角亦因此得名。
觀賞過美景,遊人不妨逛逛露天市集,與擺攤的當地居民閒話家常,從沙頭角街景明信片聊到特製茶粿,了解客家和水上人村落傳統文化,領略不變的情懷。
外島風光 引人入勝
欲窮千里目,登船再啟航。遊人可在沙頭角碼頭乘船前往荔枝窩、吉澳、鴨洲等地。荔枝窩是香港現存最古老、保存得最好的客家農村之一,當地的風水林、紅樹林茂密繁盛,風景如畫;鴨洲有罕見的褐紅色角礫岩和「鴨眼」海蝕拱,蔚為奇觀。
小學校長馮瑞德抱持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心態,帶同學生走出課室參加一天遊,讓他們親身與沙頭角、荔枝窩的居民交談,了解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和歷史故事。他認為此行能令學生增廣見聞,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