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發展香港為國際創科中心
主席、各位委員:
大家好!很高興出席今天的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會議,向各位委員介紹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及其附篇中有關創新及科技局政策範疇的重點措施。
創科為本 深植根基
正如我在上星期四的施政報告創新及科技政策措施記者會上表示,本屆政府在這四年來循行政長官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八大方向,推出了一系列創科相關措施,為香港創科發展打穩基礎;本屆政府亦史無前例地投放超過1,300億元支持創科,為營造更蓬勃的創科生態帶來有力的支撐。
這些投入及努力是有回報的。我們看到現時香港整體的創科生態環境可謂生機勃勃,各項創科相關的指標及數字在近年都有非常理想的增長;而我們在一些與創科有關的國際排名上的表現亦相當亮麗。例如,在國際管理發展學院上月公布的2021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中,香港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當中在科技方面的表現更被評為世界第一,這是自有關報告在2017年首次發布以來香港最高的排名。
繼往開來 全力全速
在國家的強大後盾支持下,加上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重大機遇,現時是香港創科發展前所未有最好的時刻。我們必須把握好這個良好勢頭,繼往開來,充分發揮香港在創科方面的優勢,並以全新思維、全力全速發展創科、積極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從外循環及內循環兩方面貢獻國家所需,發揮香港所長。
今年的施政報告貫徹並展現本屆政府對推動創科發展的重視、決心及擔當,除了建議在重組政府架構方面擴大創新及科技局成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外,更有效支援再工業化進程,同時提出多項具前瞻性及突破性的創科相關措施,為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做好謀劃及部署。當中三個重點包括:(一)增撥土地 發展基建;(二)推動研發 匯聚人才;及(三)支援初創 立足灣區。
增撥土地 發展基建
在創科土地及基建方面,今年施政報告預留了多幅土地作創科發展之用,包括:
(一)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下,將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整合為新田科技城,當中與創科相關的土地估計約有240公頃;並將聯動深圳園區合組成為一個共540公頃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驅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二)啟動馬料水填海工程,並騰空沙田污水處理廠現址,合共提供88公頃新增土地用作創科發展;
(三)在流浮山闢出約五公頃土地,建立規模媲美數碼港的地標性創科設施,便利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深化協作;以及
(四)為港大和中大兩間大學分別預留約四公頃和2.5公頃用地作科研用途。
另外,我們亦會支持理工大學把部分校舍用作研究發展之用;並已邀請科技園公司探討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
推動研發 匯聚人才
此外,研發是創科之本,而人才更是推動研發的根本要素。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瞄準生命健康等前沿科技領域。香港在這方面的科研根基非常深厚,自身優勢亦很明顯,極具條件作重點發展,以更好回應國家所需。
因此,我們建議在港深創科園設立InnoLife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以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16所與生命健康相關的實驗室及八所與生命健康相關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基礎,匯聚過千名來自本港及海內外專注生命健康的科研人員,聚焦生物醫學、化學、物理、工程、人工智能等範疇的科研工作,應用於預防、診斷、藥物開發、外科微型機械人、先進治療、康復等領域。此外,科技園公司會與醫院管理局探討合作,使用醫管局20多年來所積累的珍貴臨床數據作研發用途,助力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發展。
另一方面,我們會繼續推展傑出創科學人計劃,加強匯聚科研人才。政府亦會探討擴展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至涵蓋本港大學在大灣區所設分校。
支援初創 立足灣區
大灣區建設為香港的創科人才及初創企業提供潛力無限的發展空間。為支持他們盡早把握好大灣區的發展機遇,開拓大灣區及內地市場,科技園公司將在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成立大灣區創科飛躍學院GBA InnoAcademy,作為資源中心、培訓基地以及人才交流平台;並將設立大灣區創科快線GBA InnoExpress,培育初創和支援科技企業引進外資,走向全球。
同時,科技園公司會與在大灣區設有分校的本港大學合作,在其大灣區分校建立孵化中心網絡,為初創企業培訓人才並提供援助。
結語
行政長官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展現了特區政府在新局面下的施政新氣象,勾劃出香港新未來的藍圖,為香港創科發展注入新動力。我和創科局的同事會繼續努力,並會與議會保持緊密合作,更好地落實施政報告下各項創科相關政策措施,為香港創科開展新篇章。
我和我的同事非常樂意回答大家的提問。多謝主席。
(以上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10月11日在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簡介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創新及科技政策措施的開場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