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貧窮率微升
政府今日發表《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去年貧窮人口和貧窮率分別為1,490,700人和21.4%。政府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降至1,097,800人,較2018年增加73,500人,貧窮率上升0.9個百分點至15.8%。
政府表示,去年本港經濟受本地社會事件和中美貿易摩擦雙重打擊,是自2009年環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陷入衰退,勞工市場於下半年明顯轉弱。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因受本地社會事件嚴重干擾而遭重創,當中涉及不少較低技術職位,因此基層家庭所受的衝擊頗為明顯。在這不利的發展下,加上人口加速高齡化和住戶持續小型化,貧窮指標承受前所未見的上升壓力。
政府一直投放大量資源,為基層市民提供各種恆常和非恆常現金,以及須經濟審查的非現金福利項目。計及所有項目後,整體貧窮人口為641,500人,較2018年略升3,500人,貧窮率則較該年下跌0.1個百分點至9.2%。
政府指,去年恆常現金政策的扶貧成效是自2013年公布貧窮線以來的紀錄新高,成功令392,900人脫貧,貧窮率減幅達5.6個百分點。
在各項目中,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和長者生活津貼的扶貧成效最為顯著,分別令155,200人和154,400人脫貧,整體貧窮率均下降2.2個百分點。在職家庭津貼則令整體貧窮率下降0.6個百分點,令13,100個受惠住戶內的47,600人脫貧。
有別於過往數年貧窮人口和貧窮率上升多為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的情況所帶動,在政府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新增貧窮人口中逾三成半來自在職住戶,反映在經濟環境轉差下,工作機會減少,令在職貧窮情況轉差。在職住戶的貧窮率較2018年上升0.4個百分點至8.4%。
非恆常現金政策方面,扶貧成效由2018年的0.9個百分點,大幅升至去年的2.1個百分點,令151,500人脫貧,主要受惠於一次性關愛共享計劃和發放額外兩個月的社會保障金額、職津和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
至於須經濟審查的非現金福利項目,公屋政策的扶貧成效最為顯著,達3.7個百分點,較前一年上升0.1個百分點,令261,000人脫貧。
政府表示,報告所載的僅為去年情況,仍未反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下對香港基層造成的負面衝擊。政府已推出逾3,000億元的一系列一次性紓困措施,致力協助市民和各行各業渡過難關,但由於貧窮線主體分析框架有其掣肘,有關措施的成效未必可完全反映在來年主體貧窮數據中。
扶貧委員會已於今日的網上會議備悉報告主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