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治港者必須愛國愛港

2020年11月17日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曉明表示,要求管治香港的人必須愛國是天經地義的。他說,愛國愛港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是「一國兩制」下的政治規矩,現在也已成為法律規範。

 

張曉明今日以視像方式在《基本法》頒布30周年法律高峰論壇致辭時表示,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是關鍵。

 

他說,在香港社會崇尚的民主、自由、人權等核心價值之前,應加上愛國一詞,既要講求同存異,也要講堅守底線,底線守得越牢,政治包容空間便越大。

 

他指,香港回歸以來出現的許多問題也是與對「一國兩制」方針理解和貫徹不全面、不準確有關,尤其是逼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收回「八三一」決定為主要訴求的非法「佔中」事件,和以反對向內地移交逃犯為發端的修例風波。兩者均是以毫無底線的行為方式搞對抗,並演變成社會動亂,對「一國兩制」造成嚴重傷害,不僅危及國家安全,也使全港社會付出沉重代價。

 

張曉明說,中央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和傳媒界、教育界等社會各界都應深入總結過往的經驗和教訓,加強對「一國兩制」方針的全面準確宣傳、加強實踐問題研究和理論闡述,共同守護好「一國兩制」。

 

他又說,「一國兩制」實踐不斷豐富和發展,在《基本法》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適應新情況,有效解決新問題。社會應視《基本法》為一部「活的法律」,通過立法解釋等辦法,放大《基本法》的適應性,並通過多種方式,不斷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體系。

 

張曉明強調,香港特區政權機構人員必須真誠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香港特區,不作損害國家利益和香港繁榮穩定的事情。

 

他指出,全國人大常委會本月11日作出關於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不僅為特區政府即時取消四名反對派議員資格提供堅實法律基礎,也為今後處理同類問題立規明矩。事實將證明香港必將治理得更好,「一國兩制」必定取得更大成功。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