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接管路邊分類回收桶

2020年9月30日
換新裝
換新裝:

回收桶的設計經改進後,原本相連的廢屑收集箱改為收集回收物,而回收桶附有智能二維碼和熱線號碼的新標貼,方便市民通報回收桶滿溢、損毀等事宜。

環境保護署宣布,該署明日起接管公共空間內現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的廢物分類回收桶,屆時回收物與一般廢屑的收集分別由環保署和食環署管理。

 

環保署表示,公共空間如路邊的回收桶會有所微調改進,以達「增容量 易通報」。新回收物收集服務合約中會加入要求,以提升服務效率,並加強公眾對妥善處理回收物的信心。

 

增容量方面,原本與回收桶相連的廢屑收集箱會改為收集回收物,此舉可增加回收物如廢膠的收集容量,並避免市民把廢屑錯誤放進回收桶。

 

易通報方面,回收桶會貼上附有智能二維碼和熱線號碼的新標貼,方便市民通報回收桶滿溢、損毀等事宜,有助提高回收物收集承辦商的跟進效率。本月中起,環保署已陸續為各區回收桶貼上新標貼。

 

署方亦會加強監察回收物收集服務,包括回收物的收集、運輸及分揀工序,以及下游循環再造處理能力等,確保合適的可回收物得到妥善處理,轉廢為材。

 

各區設於行人路旁、公共運輸交匯處、鄉郊地區等的公共空間廢物分類回收桶共約1,800套,署方會檢視回收桶分布及使用情況。

 

此外,該署與相關部門今年7至8月進行公眾參與活動,透過巡迴展覽收集市民對新設計回收桶和廢屑箱的意見,市民普遍歡迎和支持新設計及其提升職安健的功能。

 

相關部門正因應市民意見微調設計,並計劃明年起陸續在個別地點實地測試,參考測試結果後會敲定最終設計。

 

新設計的回收桶和廢屑箱預計於2022年起逐步推出,替代現有設施,進一步支持市民進行乾淨回收和前線人員的收集工作。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