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署三資助計劃優化安排
2020年3月27日
創新科技署今日公布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專利申請資助計劃的優化撥款和行政安排,包括預先發放資助、免繳按金、豁免行政費等,以期減輕企業培訓員工,以及個人或企業申請專利時的資金投入問題。公營機構試用計劃資助範圍亦將擴大。
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在新安排下,創新科技署會因應獲批資助企業的要求,在培訓課程完成前預先發放獲批培訓資助額的一半。新安排適用於由本月30日起接獲的申請。
計劃以政府對企業二比一的配對形式資助本地企業人員接受科技培訓,尤其是與「工業4.0」有關的培訓。每間合資格企業在每一個財政年度的資助上限為50萬元。計劃由職業訓練局負責執行。
專利申請資助計劃方面,4月1日起,申請者無須在申請計劃時繳付3,000元按金。申請獲批後,申請者也無須即時一筆過繳付其專利申請中應承擔的款額。
此外,政府會根據申請者委任的專利代理提供的首份專利申請費用報價,向專利代理預先發放政府資助部分的25%。而申請者也無須向執行機構生產力促進局支付行政費用,獲批金額可全數用於與申請專利相關費用。
計劃旨在資助從未擁有任何專利和從未接受計劃資助的本地註冊公司和香港永久居民為其發明申請專利,資助上限為25萬元或專利申請費用的90%,金額以較低者為準。
創新科技署又宣布,3月30日起,公營機構試用計劃的資助範圍擴大至所有在香港進行研發活動的科技公司,以期協助更多本地科技公司實踐其研發成果並將之轉化為商品,同時推動公營機構應用更多本地研發成果。每項申請最高資助額為100萬元。計劃全年接受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