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肇始網誌談工作展望

2020年1月5日

轉眼間,已踏入2020年。過去半年,香港在《逃犯條例》的修例工作上,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隨着新一年開始,我衷心希望市民會與政府一起重新出發、繼續同行,讓我們在2020年得以繼續聚焦發展多項經濟和民生等工作。

 

食物及衞生局的政策範疇與民生息息相關。過去兩年半,我們在醫療、公共衞生、食物安全、環境衞生、漁農發展等方面都做了不少實事、推出了不少政策措施。展望2020年,我們的工作會集中在以下多個範疇︰

 

醫療、公共衞生

 

醫護人手---持續增加

公共醫療服務一直廣為社會關注,尤其在流感高峰期間,大家尤為關注醫護人手的問題。對於醫護人手短缺的情況,我們一直沒有迴避,並以積極的態度與醫院管理局的同事和持份者(包括醫護團體、病人組織和政黨等)共同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法。

 

政府自2018至19年度起以每三年為一周期,按照人口增長比例和人口結構的變動,逐步遞增給醫管局的經常撥款。在本財政年度,政府向醫管局提供經常撥款688億元,較上年度修訂預算增加8.3%,用於各項加強人手和改善服務的措施。我在這裏重點介紹一些大家比較關注的措施。

 

有見於未來醫療專業人手緊絀,政府會繼續增加醫療培訓學額。在本地培訓方面,政府在過去十年持續增加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醫科生培訓學額,增幅高達九成。在2019至20到2021至22教資會三年期內,政府已進一步增加上述培訓學額,增幅為每年60個。在護理人手方面,在2019至20到2021至22教資會三年期內,政府每年增加資助60個第一年級學士學位護理學額。在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下,在2019至20年度,受資助的自資護理課程學額亦會由本年度的765個增至1,160個。

 

為持續監察醫療專業人員的人手情況,政府會配合教資會的三年規劃期,每三年進行一次醫療專業人員人力規劃和推算工作。新一輪人力推算工作經已展開,預期於2020年內公布結果。

 

此外,醫管局會利用增撥的七億元經常撥款推行措施以提高士氣和挽留人才,包括增加醫生候召補償定額酬金和新入職與現職病人服務助理、運作助理及行政助理的薪酬。醫管局亦會繼續就醫生、護士和專職醫療人員推行特別退休後重聘計劃。

 

香港醫務委員會於去年5月通過放寬已通過執業資格試的非本地培訓專科醫生的評核期要求(由六個月縮短至兩天),相信這有助吸引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專科醫生來港服務,以紓緩醫管局、衞生署及兩間大學醫學院的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

 

要解決現時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人手短缺問題,我們必須多管齊下,我很感激醫護同事在面對人手緊絀的情況下,仍然緊守崗位,盡心盡力照顧病患者。未來我們會繼續與各持份者保持溝通,並會與醫學界的主要持份者在常設平台上,商討更多方法紓緩醫療人手短缺的情況。

 

醫院發展計劃---從不間斷

要確保醫療制度周全穩健及可持續發展,為市民提供全面且妥善的醫療服務,除了要有長遠醫療人手規劃的軟件外,硬件的配合亦十分重要,尤其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的重大挑戰。

 

我們在2016年已開始推行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政府亦為該計劃預留2,000億元撥款進行16個項目,以額外提供逾6,000張病床和超過90個手術室。

 

為確保能加快推行將來的醫院發展,行政長官於2018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已邀請醫管局籌備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醫管局根據各地區的服務需要,已把多項醫院工程項目納入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涵蓋共18項醫院工程和一項社區健康中心工程,預算費用為2,700億元。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完成後,可額外提供逾9,000張病床及其他新增醫療設施,大致上足以應付直至2036年的服務需求。

 

近年分階段投入服務的天水圍醫院和香港兒童醫院正好讓我們的公營醫療服務更臻完善。

 

基層醫療健康---長遠部署

為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我們正按施政報告的建議,在全港18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成為香港醫療系統的一部分。首個位於葵青的康健中心已於2019年9月開始正式營運。同時,我們已於其餘17區預留合適用地以設立康健中心,其中七區的選址已獲得區議會支持。於本屆政府任期內,我們會加快在全港各區成立康健中心,並就選址諮詢區議會,預期可在另外六個地區成立康健中心。我們已於上周一就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和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展開招標工作。

 

至於本屆政府未及設立康健中心的11個地區,我們建議在未來三年撥款約六億元,透過資助非政府組織在各區設立規模較小、屬過渡性質的地區康健站,提供健康推廣、健康評估、慢性疾病管理等重點基層醫療健康服務,預早為長遠建立一個以預防為中心的基層醫療體系打好基礎。

 

除地區康健中心外,我們亦正就發展基層醫療健康作出長遠部署,以制訂可持續的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藍圖,包括:

 

(a)人力和設施配套:為支援香港基層醫療及地區康健中心的人力發展,我們會聯同有關的醫護專業學院,開辦及資助一系列與基層醫療服務相關的培訓課程;

 

(b)持續檢視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重點:我們會參考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的經驗,以實證方式審視地區康健中心所提供的服務重點的成效,並檢討如何透過地區康健中心進一步擴展其他基層醫療服務;

 

(c)整合基層醫療服務:我們會與各服務提供者協調,務求整合地區上公營及私營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及設施,以減少資源重疊。

 

加強疾病防控---從未鬆懈

疫苗接種計劃

面對即將來臨的冬季流感高峰期,接種流感疫苗是有效預防季節性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方法之一,亦可減低因流感而入院留醫的機會和死亡的風險。因此,政府一直鼓勵市民盡早接種疫苗。

 

2019至20季度的疫苗資助計劃及政府防疫注射計劃已於去年10月展開,分階段為合資格人士提供資助或免費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由今個季度起,學校外展疫苗接種先導計劃已轉為恆常項目,以涵蓋更多小學,並會以先導形式將學校外展疫苗接種計劃擴展至幼稚園和幼兒中心,其中部分學校將試用噴鼻式減活流感疫苗。截止上周日,在各項計劃下整體共接種約1,159,000劑季節性流感疫苗,較2018至19年度同期提高約18%。

 

另外,由2019至20學年起,政府會為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女童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此外,我們已展開籌備工作,為懷孕婦女在每次懷孕時接種一劑無細胞型百日咳疫苗。

 

防控病毒性肝炎

食衞局於2018年7月成立了預防及控制病毒性肝炎督導委員會,就預防及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整體政策、具體策略和資源運用向政府提供意見,並訂立行動計劃。督導委員會將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國際間做法和本地實際情況,在今年訂立行動計劃,藉以減輕病毒性肝炎對公共衞生帶來的負擔。

 

禁止另類吸煙產品

另類吸煙產品(包括電子煙、加熱非燃燒煙草產品和草本煙等)在全球以至香港越見流行,為我們帶來新的健康風險及挑戰。食衞局已於去年2月將《2019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以禁止進口、製造、售賣、分發和宣傳另類吸煙產品。立法會現正就條例草案進行法案委員會審議,而我和同事亦出席了法案委員會於去年舉行的三場公聽會,聆聽了約270名團體代表及市民的意見。我們獲得社會大眾的廣泛支持及認同,包括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醫護界(例如香港醫學會、香港西醫工會、牙醫學會等)、病人組織、教育界、家長及普羅市民。大家的關注點都是從市民的健康出發,尤其是這些另類吸煙產品對青少年的影響,我們有責任保護年輕人,避免他們染上吸煙的習慣。我希望條例草案能盡快獲立法會通過,進一步保障香港市民的健康。

 

發展中醫藥---定位確立

行政長官於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公布,將中醫藥納入本港醫療系統,並會資助特定的中醫藥服務,包括於將軍澳興建首間中醫醫院,推動中醫藥發展,並提供一系列有政府資助的門診和住院服務;及在18間地區層面的中醫診所由今年3月起提供有政府資助的中醫門診服務。我們正全力推展相關的工作。

 

此外,政府已於2019年6月啟動五億元中醫藥發展基金,透過不同資助項目以提升業界整體水平和培養中醫藥人才。業界對基金項目的反應非常熱烈。首批資助項目已於去年第四季批出。

 

我們亦正積極籌備於將軍澳未來中醫醫院旁邊成立一所由衞生署管理的永久中藥檢測中心,目標於2024年落成啟用。

 

強化醫療服務---保障市民健康

香港癌症策略

我們於去年7月推出《香港癌症策略》,涵蓋由癌症預防、篩查、診斷、治療、科技及支援、研究和監測等工作的方向、策略及預期成果。政府將建立網上資源中心,提供與癌症相關的健康資訊。醫管局亦計劃在癌症診斷和治療,以及過渡性護理等方面提升服務質素。為提升癌症康復者的生活質素,醫管局發展有系統的復康及支援護理計劃,以確保癌症康復者得到適時的支援和護理。

 

支援不常見疾病患者

政府一直十分關注不常見疾病患者的需要。為了加強對不常見疾病患者的支援,除了持續擴闊藥物資助的範圍外,我們計劃逐步推出一系列針對性措施,包括研究就個別不常見疾病建立資料庫,以輔助臨床診斷和治療,並提升公眾對不常見疾病的認知。我們亦會繼續透過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加強支援不常見疾病及癌症病人的藥物治療,以及檢視人手配套和投放資源協助照顧患者的需要,並促進相關的科研發展和臨床研究。

 

基因組醫學

基因組醫學督導委員會已於去年底向我提交報告。食衞局正研究報告的內容,並會於今年公布香港基因組醫學的發展策略,其中會包括於今年內成立香港基因組中心,以推行香港基因組計劃。通過基因組測序及建立基因組數據庫,有助提高不常見疾病的確診率,並推動癌症及其他遺傳性疾病的研究。食衞局、衞生署及醫管局的同事正努力推展香港基因組計劃的前期準備工作。

 

先進療法產品

先進療法產品在醫療方面的發展潛力巨大,政府已於去年10月向立法會提交《2019年藥劑業及毒藥(修訂)條例草案》,就相關研究和治療應用訂立規管架構。我希望立法會能盡快審議及通過條例草案,以保障公眾健康和促進先進療法製品的發展。

 

改善晚期照顧服務

政府致力為病人和家屬提供優質而全面的晚期照顧服務,以切合他們的意向和需要。食衞局於去年9月展開預設醫療指示和病人在居處離世立法建議的公眾諮詢,在12月諮詢期完結後,正參考公眾提出的意見制訂未來路向。

 

智慧醫院和大數據應用

在應用創新科技方面,醫管局將會繼續推行智慧醫院措施,例如研究採用流動及物聯網技術為實時數據基礎的智慧病房、加強統籌醫院服務及病人分流的病人服務協調中心等,令病人接受服務的流程更為方便順暢。

 

此外,醫管局繼續提升其數據實驗室,以期盡快推出大數據分析平台,支援更多與醫護有關的研究項目。

 

精神健康服務

在精神健康方面,醫管局會通過試行讓兒科醫生及專職醫療人員協助處理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個案,以加快處理個案。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亦正研究其他強化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的途徑和方法。我們亦將展開一個持續的精神健康推廣和公眾教育計劃,希望增加公眾的認識和關注,長遠達致建立一個精神健康友善社會的目標。

 

市政服務、食物安全、漁農發展範疇

 

公眾街市---便民利民

公眾街市方面,食衞局致力以全新思維提供公眾街市服務。2018年的施政報告宣布在天水圍西鐵站興建公眾街市,不過興建新街市難免需時,為讓市民早日受惠,我們會在天秀路公園旁的空地,採取全新的組裝合成方式建造臨時街市,預計最快在今年年底前完工啟用。

 

我們也會以試點形式推出全新的公眾街市營運模式,着眼點是改革公眾街市攤檔的租賃和管理制度,務求令街市生意興旺,亦能滿足街坊的需要。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的公眾街市日後會發揮更大的社會功能,不但可以讓市民購買食物和日用品,也可成為居民的聚腳地方。我們首先在天水圍臨時街市試行新的管理模式,總結經驗後再陸續推展至其他新街市。

 

除了全力推展在天水圍和東涌市中心興建新街市的計劃之外,我們也會盡快就古洞北新發展區及將軍澳新街市的選址諮詢區議會。

 

至於街市現代化計劃,首個項目為全面翻新香港仔街市。此外,我們正準備為另外三個街市進行全面翻新,以及為其他街市開展小型翻新及改善工程,並按實際情況在今年内逐步啟動。

 

環境衞生---重中之重

2019年的防治蚊患工作取得成效,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由6月份開始一直大幅下降,指數亦比2018年改善。去年香港鄰近的部分亞洲地區錄得的登革熱個案數目遠超往年,而香港錄得的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亦較往年上升。在這個背景下,香港去年只錄得一宗本地登革熱確診個案。

 

在應用科技加強防治蟲鼠工作方面,食環署去年試用經改良設計的誘蚊產卵器,直接計算成蚊密度,並會在今年使用該新設計為市民大眾提供成蚊密度的數據。食環署近月亦引入了一款新型捕蚊器,滅蚊成效顯著,相關部門會陸續採用。在鼠患監察方面,食環署去年亦開始測試夜視和熱能探測鏡頭攝取錄像,配以人工智能技術,監察老鼠活動的活躍程度,大大有助客觀量度滅鼠工作的成效。

 

食衞局和食環署會繼續加強滅鼠滅蚊的工作。長遠要達至防治效果,各部門在簽訂新的服務合約時,加入了防治蟲鼠的範本條款,屋宇署及建築署制定指引供專業人士參考,在新建成及進行維修的樓宇加入防鼠的設計。

 

改善公廁衞生---不容忽視

改善公廁衞生情況方面,在這個財政年度,食環署會優化42間公廁。在未來數年,我們會以約六億元翻新食環署管理的約240所公廁。食環署會與建築署探討加快工程進度,並按照個別公廁的保養情況、使用率、市民意見等因素,定出工作優次。此外,我們亦會改善公廁的維修及日常管理。

 

殯葬服務---以人為本

安放和火化流產胎方面,位於和合石的政府首個安放流產胎設施已在去年4月投入服務。我們亦打算在未來將流產胎安放位置增加至約1,300個。另外,我們正推展在葵涌設置全港第一個供流產胎專用的火化設施的工作。

 

為增加公眾龕位供應,我們會繼續推動以地區為本的骨灰安置所發展計劃。至於在推廣綠色殯葬方面,食環署在2019年於葵涌增設了紀念花園,並推出了綠色殯葬中央登記名冊。

 

動物福利---向前邁進

促進動物福利方面,我們已就改善動物福利的建議進行諮詢,食衞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同事正整理意見,以確立修訂法例的建議。另外,我們去年亦增加了對團體在推廣動物福利和領養工作的資助,未來亦會繼續加強宣傳教育及執法的工作。

 

漁農業發展---繼續推動

政府致力推動漁農業朝向高增值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方面,我們會繼續落實新農業政策,包括在立法會批准撥款後盡快展開農業園第一期工程。漁業方面,我們會恢復簽發新的海魚養殖牌照和籌備設立新的魚類養殖區。我們亦已逐步落實各項措施為漁農業兩個持續發展基金的申請程序拆牆鬆綁。

 

食物安全---持續加強

食物安全中心會繼續做好把關工作,食物安全標準和監管會不斷更新,繼於去年底開始生效的《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的法例修訂,我們計劃今年內展開諮詢,針對工業製反式脂肪及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質的食用安全標準提出規管建議。

 

議會溝通---持續不斷

隨着新一屆區議會正式開始運作,我和食衞局同事會一如以往,繼續與本屆區議會議員加強溝通,務求我們的政策措施,可以更貼近民意,更符合當區居民的期望。

 

今年剛巧亦是立法會選舉年,我們亦將會致力與現任立法會議員保持溝通,希望在今屆立法會會期完結前可通過多項食衞局的議案及撥款申請。

 

展望未來

來年,食衞局工作大方向是繼續推展基層醫療健康、中醫藥發展,以及提升公營醫療體系的硬件和軟件。除了上述各項外,我們今年仍有不少工作需要繼續推進,包括實現《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中訂下的九項目標、《香港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和《香港癌症策略》中所下的多個工作目標等等。

 

此外,《私營醫療機構條例草案》通過後,衞生署正密鑼緊鼓進行相關的註冊工作,以保障病人安全和消費者權益。食衞局和衞生署的同事亦正草擬《醫療儀器條例草案》。

 

本屆政府實在有不少改善民生的工作要推進,亦需要廣大市民與我們㩗手,我們才可以一起向前走,為香港諦造更美好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以上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陳肇始1月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