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助安老 科技創商機
70歲的陳麗華關節退化,要用拐杖輔助出行。對老人家來說,日常生活飽受干擾,巴不得馬上復元,但提起動手術,難免有所疑慮。
「關節磨蝕得很嚴重,不管走路或站立都痛,而且痛得厲害。醫生建議給我鑲金屬,以減少磨損,我卻不想開刀。」
為改善情況,陳麗華寄望於科技發展,參加嶺南大學賽馬會樂齡科技與智能安老計劃下的證書課程,了解樂齡科技應用。該課程以長者和照顧者為主要對象,講解社區設計理論,並介紹出行輔助器材等。
通過該課程,她接觸到智能拐杖。這種拐杖除兼具電筒照明和警報器的功能外,更設有收音機,可隨時隨地收聽電台廣播,對長者可謂時尚產品。
「真要感謝他們舉辦這些課程。我們空閒時間多,希望多認識樂齡科技,也可介紹給身邊朋友。時代往前走,自己也要跟上。」
把握機遇 青年創業
樂齡科技並非只惠及長者,年輕人如能把握商機,可創一番事業。
歐陽詩雅在嶺大畢業,主修市場學,去年創立社會企業「休才薈」,通過社交平台邀請長者加入成為「休才生」。該社企定期舉辦紮染、皮革等工作坊,與社會大眾分享技能,講授手工藝品製作技巧,並在市集或網上出售製成品。
早前,歐陽詩雅參加樂齡科技與智能安老計劃下有關培訓社會企業家的證書課程,從中了解本港社企發展、吸收樂齡科技和市場學知識,並聽取創業人士分享經驗。她認為,課程富啟發性,讓自己更明白社企挑戰所在。
「社企要不斷求變,往往每兩年就要變一次,以迎合市場口味。」
「年輕人外出愛背布袋,休才薈的長者懂得藍染技巧。我就思考如何利用長者懂得的手工藝,配合市場情況,推出我們的產品。」
嶺大牽頭 凝聚力量
根據政府統計處推算,到了2036年,65歲及以上人士佔總人口約三成。政府致力發展樂齡科技,結合科技和安老服務,應付人口老化的挑戰。
嶺大推行的計劃結合政府、商界、社福醫護業界、學術界等專業知識,以科技改善長者「醫」、食、住、行各範疇,致力培育人才,並進行相關研究。
藉着此計劃,嶺大建立樂齡科技產品及服務研發、社會創新及創業的數據庫,向業界和政府提出創新發展方案及相關政策建議。
該校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項目經理蕭珮而認為,在培育相關人才和國際學術交流層面,教育界可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教育,大眾可望更了解樂齡科技,並更明白相關產品的實用性。
嶺大設有2,000呎體驗館,展出逾40款樂齡科技產品,包括智能藥盒、防震餐具、移動心電圖儀等,11月28日起接受參觀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