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一紙 傳統再現

2019年9月8日

傳統紮作以竹篾、紗紙、漿糊等材料,經「紮」、「撲」、「寫」、「裝」四道工序,製成精緻花燈。

 

紮作師傅先構思花燈造型,以竹篾紮出骨架並以紗紙條捆綁。

 

師傅接着在骨架糊上紗紙、綢布或色紙,並以油彩題字或畫出不同花紋,然後把配件組裝起來,貼上裝飾,讓作品成形;此為最重要工序。

 

為推廣本地紮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邀請紮作師傅許嘉雄製作巨型金龍花燈,並於中秋節前後在維園展出,供市民觀賞。

 

心靈手巧 別出心裁

 

許嘉雄設計的金龍花燈為傳統南龍,又稱吉祥金龍,長度呈盤龍騰升之勢,面積達20米 x 20米,技術要求較一般花燈高,尤以龍頭為甚。

 

「吉祥金龍的龍頭要具氣勢,但嘴唇要呈微笑狀,以免令人感到金龍具殺傷力。」

 

龍身由60、70個竹架組成,每個竹架形態不一,組合成盤龍騰升的形態。

 

許嘉雄說,紮作沒有圖則,全憑師傅經驗和個人風格創作。

 

「紮作,即一邊紮,一邊創作。心中已有構圖,重要是留意骨架的尺寸、方向,不要弄錯。」

 

為加強龍身的立體感,許嘉雄花了不少心思,為鱗片糊上邊帶、貼上兔毛,並添加八萬片鋅鏡作裝飾。

 

「鋅鏡受太陽照射會反射光線,讓金龍看來更富美感。」

 

許嘉雄希望市民從龍尾位置走進花燈,沿龍身走到龍頭拍照。

 

「整個設計寓意一團和氣,讓市民走進花燈行大運。」

 

創意工業 傳承文化

 

紮作在傳統節慶和民間宗教儀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常見於舞獅龍頭、花燈和紙祭品等。紮作技藝承載歷史和文化,惜近20、30年因城市化發展、港人生活方式轉變、師傅因年邁退休等原因而被邊緣化。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前年將紮作技藝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屬具有高文化價值、急需保護的項目。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為保存和傳承技藝,全程紀錄師傅的紮作過程,並利用中秋綵燈會等節慶,提高公眾人士對紮作的認識。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林國輝說:「紮作技藝並非獨立的工藝,它支持整個民族的生活。我們在紮作方面多下工夫,對於保存香港的傳統文化和生活很重要。」

 

他指,紮作本身也是創意工業,跟現今社會講求創意一脈相承。

 

「一張紙、一支竹已可進行創作,作品或來自傳統式樣,或來自師傅心靈手巧的創作,可見紮作技藝與目前社會講求創意的關係密切。」

 

金龍花燈本月11至15日在維園展出,為巿民送上佳節祝福,並讓他們近距離接觸傳統手工藝,認識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