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致光網誌談一校兩社工

2019年3月24日

前言

 

在中學提供社會工作服務,發展至今已超過40年。由政府在70年代末開始就「四間中學一名社工」提供資助,逐步改善至2000年9月推行「一校一社工」。後來,由於青年吸毒問題引起社會關注,自2011年9月起再增加人手至「一校1.2名社工」。雖然近年中學生人數下降,每間中學平均人數由20年前約1,000名學生,下降至今天約680人,但需要支援和輔導的學生數目不減反增。在2019至20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有一項受到大家關注的措施,就是「一校兩社工」。

 

防止青少年自殺的跨部門工作小組

 

2017年10月,行政長官要求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成立和統籌一個跨局/部門工作小組,跟進青少年自殺問題,特別是檢視在2016年11月公布的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最終報告所載建議的落實進度,並研究是否能加強現有措施和服務,以及推出進一步措施。2018年10月,工作小組向行政長官提交了報告,並獲得接納。其中一項跟進工作就是探討如何及早辨識和支援有需要的青少年。為了加強這方面的人手,我們計劃在每間中學將目前1.2名社工增加至兩名,並同時增加督導支援。我們期望透過強化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應對中學生在學業、情緒和精神健康方面所面對的種種複雜問題。

 

當然,學生自殺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受縱橫交錯的因素影響,例如精神健康、濫用藥物、生理、家庭、學校、社交及社會環境,甚至是互聯網。要預防學生自殺,必須社會各界齊心協力。政府各政策局及部門,包括教育局、勞福局、民政事務局、食物及衞生局、醫院管理局、社會福利署和衞生署等,與各學校及社會服務機構致力築起安全網,提升學生的精神健康質素和抗逆能力,減低他們的壓力,並與他們建立聯繫,做好預防,及早識別和介入,為他們提供所需支援。學校社工所提供的服務雖只是其中一個元素,但亦是一個不可或缺並須加強的部分。

 

目前我們大約在460間中學提供資助的社會工作服務,每校由1.2名社工增加至兩名,大約要聘請370名助理社會工作主任(學校社工)。由於現時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所面對的個案十分複雜,問題的源頭往往不是在學生身上,服務的介入很多時都不單是「輔導」學生,而是要與不同系統(家庭、學校、社群)協作,甚至介入,才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由資深的督導社工主任為學校社工提供支援和督導是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的重要一環。現時,中學學校社工的前線與督導比例為8:1,換言之,我們同時會增加約46名社會工作主任來加強督導支援(註)。

 

有沒有足夠社工?

 

中學學校社會工作服務須由持有認可社會工作學位的註冊社工提供。2019至20年度各大學及大專院校的社工系學位畢業生人數為1,053人,應足夠應付今年新增社工職位的需求。當然,新增的職位不一定聘用新畢業同學,部分職位會由已有工作經驗的社工擔任。

 

後記

 

當然,單是增加學校社工數目,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加強其他系統(醫療、學校、社區)的支援,同樣重要。上述跨部門工作小組已就有關工作提出多項建議,詳細內容,可以參閱有關報告

 

(註)新增共410多個社工職位,涉及開支全年為3.132億元。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3月24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