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艱巨挑戰 大橋貫通三地

2018年10月20日

全長55公里、貫通三地的港珠澳大橋10月24日開通,為全球最長的橋隧組合跨海通道,其中香港連接路全長約12公里。施工期間,路政署致力減低連接路對周邊影響,克服種種技術困難。

 

連接路是雙程三線行車道,包括9.4公里的高架橋、一公里的隧道,以及1.6公里的地面道路。

 

路政署工程師潘凱怡表示,香港連接路鄰近機場,並跨越機場西面海上航道,施工需顧及航空安全規定,並確保高架橋與海平面保持最少41米垂直淨空高度的距離。

 

她說:「利用預製組件,可縮短施工時間,並減低對海上交通和環境的影響。」

 

「工程需要使用超過5,700塊橋面預製組件,每塊重75至225公噸;這重量相等於三至九輛雙層巴士。」

 

至於觀景山隧道,雖然僅長一公里,也為路政署帶來不少挑戰。

 

為克服技術困難,路政署以四種不同方法施工,其中貫通觀景山使用鑽爆法,機場路路段地底使用暗挖方式,填海區使用明挖法,機場快線地底則用箱涵頂進方式。

 

潘凱怡指出,鑽爆法所需安全措施要求非常嚴格,以保護附近的航空燃油庫、昂坪纜車轉向站,以及機場快線。署方特設震動監測系統,作為安全措施之一,確保設施不受影響。

 

箱涵頂進方法屬香港首次採用,以便在機場快線地底建設兩個大型行車隧道管道。最大的箱涵構件重達5,000公噸,相當於20座天壇大佛的重量。

 

路政署預期,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由香港國際機場到珠海的行車時間,將由四小時大幅降至約45分鐘,有助鞏固香港的交通、物流樞紐地位。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