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校支援 幼兒康復邁出新步

2018年7月2日

一些幼兒發展遲緩,有語言、讀寫困難,又或患上自閉症、過度活躍症等,只要及早接受訓練,情況其實可以改善。下學年起,政府把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納為常規服務,由非政府機構安排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心理學家、社工、特殊幼兒工作員等到校,為有特殊需要的幼兒、家長、幼稚園教師提供訓練。通過跨專業支援,學童在熟悉的環境學習,成效尤其顯著。

 

張竣銘在幼稚園讀高班,接受相關服務,進步很大。回想兒子三歲半時,被評估為學習發展遲緩,並且經常鬧情緒,張太太為此頭疼不已。「那時,學校每天都派主任處理,因為他總有不同問題出現。」

 

張太太說,學校辦親子活動,她也不敢帶兒子參加,因為不懂怎樣處理兒子突發的情緒問題。

 

「我知道治療方面有黃金期,替他輪候早期訓練,但社工預計要等一年半以上,這會錯過很多時間,所以我很擔心。」

 

她後來得悉,兒子就讀的浸信會培理學校參加了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協康會的專業團隊會到校提供訓練,於是報名參加。

 

在校訓練 分外投入

張竣銘自幼稚園中班起接受訓練,上課期間,專業人員定時到校觀察和跟進,提供所需訓練。例如,特殊幼兒教師會與學生一起玩桌上遊戲,通過遊戲,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兒童與同學溝通。

 

協康會區域經理莫惠霞指出,在學校內提供訓練,兒童可在熟悉的環境學習,更能投入。同時,專業團隊能與老師緊密合作,並看到兒童的實際需要,可更準確評估,提供訓練。

 

協康會人員為幼稚園教師提供培訓,例如借出教具,甚至代為製作,並示範教學和課室管理,處理有特殊需要學生的問題。

 

浸信會培理學校校長翁巧香說:「兒童接受同一教學方式,會有明顯進步。他們融入常規學習,不影響上課秩序,每位教師都會感到高興,壓力減輕不少。」

 

體能訓練 專業治療

除了在校培訓,張竣銘每星期到協康會轄下訓練中心接受大肌肉訓練。物理治療師會設計各種體能活動,幫助他提升平衡力、跑跳和攀爬能力。

 

張太太說,兒子接受訓練接近兩個學年,學習和情緒大有改善,可謂判若兩人。

 

「老師以前跟我說的都是他的問題,現在說他很天真、活潑、開朗,令人喜歡。學習方面,他基本上已完全跟上進度。」

 

支援家長 親子共融

該計劃並為家長提供支援,張太太指,她個人受益不淺。「從前的我,不理會小孩在發脾氣,只想跟他講道理。接受指導後,我明白要先讓他抒發,讓他知道我明白他的處境。此外,我學會在家安排體能活動,訓練他的肌肉。這些都逐漸成為親子活動。」

 

她表示,培育有特殊需要的幼兒不易,該計劃有助學校參與,幼兒和家長也變得更投入,她希望能繼續辦下去,讓更多人受惠。

 

社會福利署於2015年11月透過獎券基金撥款逾四億元,分階段推行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成效顯著。

 

行政長官在2017年施政報告宣布,從2018至19學年開始,計劃納為常規服務,並為此每年預留4.6億元。接受服務的幼兒名額原約3,000個,兩年內將增至7,000個,以達到學前康復服務「零輪候」的目標。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