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評論
新來港人士多自力更生
2013年09月29日
none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
政府剛公布了研究多時的貧窮線,這有利於我們善用資源,讓最有需要的人得到適切援助,及早脫貧。其中,一個特別的群組是從內地新來港人士。通過制訂貧窮線過程中進行的數據分析,對他們的狀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的住戶特徵有別於一般住戶和一般的貧窮住戶。這些調查成果,方便我們將來對他們的支援對症下藥。根據調查統計,有一點可能是很多人覺得驚訝的,就是新移民中的貧窮戶其實是自力更生的一群。計入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仍處於貧窮線下的新來港人士住戶有32,000,他們當中只有大約四分之一(27%)領取綜援,這較有兒童貧窮住戶的29.1%和單親貧窮住戶的68.1%還要低。
從另一面來看,是這個群組的在職戶 --- 即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就業 --- 的比例較高,達到70%。於是,新移民貧窮戶當中,大部分屬於在職貧窮戶,住戶數有22,000,有人口82,000。
新移民的在職貧窮戶雖然都有人打工掙錢,但在一家裡面,就業人口少,而孩子多,負責養家的家長的負擔很沉重。據統計,這些家庭平均每戶有3.7人,平均兒童人數是1.3人,而平均就業人數是1.1人。也就是說,平均一名就業的家庭成員除了要養活自己,還要供養2.3人。
相對於全港所有在職住戶的數字,這有頗大的差距。以全港所有在職住戶計算,平均每戶三人,平均就業人數是1.7人,平均有兒童0.5人。於是,家庭中一名就業成員平均只供養0.8人。
針對性訂援助政策
一對比,新來港人士住戶的貧窮狀況就較好理解了,這使我們將來在制訂援助政策時較有針對性,以能更有效地幫助這些家庭。
再深入分析還可以看到,這些家庭的在職成員超過九成從事低技術工作。他們有些人的教育水平較低,但有些即使有不低的學歷而學歷不獲承認,於是無奈地幹着低技術、低工資的工作。他們即使受惠於最低工資的保障,收入仍然相對偏低。
在家庭成員較多、在職者要供養的人數較高之下,新移民在職住戶的收入很容易跌到貧窮線之下。收入若難以大幅度上調,這群組的住戶就要得到就業收入以外的支援。上文說過,這個群組當中只有大約四分之一(27%)領取綜援,是對自力更生較自覺的一群。他們當中靠恆常的現金政策援助脫貧的只有2,400戶。
新來港人士當中,沒有拿取綜援的在職貧窮戶,其實更值得優先關顧。
多個部門提供支援
政府多個部門都有為新來港人士提供服務,其中,民政事務總署致力協助新來港人士盡快融入社區,提供包括語言培訓、互助網絡、適應新環境等各種支援服務。總署推行地區為本融入社區計劃及大使計劃,貼近新來港人士,回應他們的需要。有些支援服務通過在內地的香港機構進行,讓新移民多了解香港的實際情況,才決定來港定居。
貧窮線制定後,讓我們更聚焦於需要援助的群組,包括新來港人士中的貧窮戶,有關的服務可以更為適切。
我很相信,新來港人士貧困戶的兒童、學生,尤其應該得到較好的支援,以幫助他們通過提高學業資歷,在社會向上流的階梯上一步一步上進。我們要致力為當前的貧窮家庭紓困,更要致力阻止跨代貧窮發生以致惡化。
(以上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9月29日在其網上專欄發表的文章。標題為本網站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