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闌人靜,當大家好夢正酣,香港國際機場一群員工整裝待發,為航班安全悉力以赴。機場管理局飛行區助理配備精良,隨時候命,以保持跑道暢順整潔為己任;機場值勤經理放眼全局,用心管理,冷靜處理每宗緊急事故。這群無名英雄默默耕耘,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奉獻一己之力。
全副武裝 清理膠屑
飛行區助理賴軍這晚全副武裝進入跑道,執行特別任務,清理輪胎膠屑。事緣飛機降落時在跑道滑行,輪胎與地面高速磨擦,產生高溫,部分輪胎表層因此熔解,留下膠擦般的膠屑,積存下來會影響跑道,甚至導致飛機「跣胎」。
賴軍用高壓洗膠車清洗膠屑,每周約四次。車輛利用高壓噴水,力度甚強。「洗膠車釋放三萬磅水力,把黏附在跑道上的膠屑打為粉末,然後吸走。」
一身本領 爭分奪秒
飛行區助理身兼多職,除清理跑道上的膠屑,還負責清掉跑道上的雜物,並為跑道、滑行道、停機位上褪色的標記線重新噴油,堪稱「機場萬能俠」。
清理跑道雜物不分晝夜,只要控制塔下達指令,賴軍和同事便要爭分奪秒,在飛機升降之間的數分鐘開車進入跑道,全速清理螺絲、膠袋、沙石等雜物,工作極具挑戰。「控制塔會告訴你從哪裏進入,哪裏離開,需在多短時間內完成工作。要是你沒聽清楚,必須離開時卻又聽不到,問題便大了,這一定要很小心,基本上是絕對不能出錯。」
資歷較深的飛行區助理熟悉機場運作,所以清理跑道雜物都由他們負責。至於新丁,一般由噴油做起,先學會駕駛噴油車,為跑道標記線重新著色。
機場跑道越趨繁忙,可供維修保養的時間就更短。這類工作會安排在凌晨一時半左右進行,機管局先把一條跑道關閉,讓人員入內維修,工作約四個半小時完畢。
機管局飛行區值勤經理張崇瀚坦言,時間是關鍵因素。「飛機班次越來越多,封閉跑道進行保養,越益不易,每次到跑道工作都要盡快完成。」機管局會致力加強員工培訓,使他們熟悉各類工作,令人手調配更加靈活,也會更新器材,縮短每項工序時間。
機場大腦 應付危機
本港機場去年航班升降量達40萬6千架次,機場綜合控制中心肩負重任,確保機場運作暢順,可謂機場的大腦。鍾浩文擔任機場值勤經理,與另四位經理24小時輪班工作,負責監管飛行區、客運大樓、碼頭,以至所有道路設施,確保機場運作正常。
各主要部門均派代表進駐中心,方便溝通。如有緊急事故,例如去年10月汲水門大橋被躉船碰撞事件,又或天氣惡劣、風暴逼近,值勤經理會啟動緊急應變中心,機管局、警方、入境處、政府新聞處等部門和機場主要營運商代表隨即進駐,共商應變方案。
任職機管局10年的鍾浩文表示,兩年前發生一宗客機遇上氣流事故,結果十多人受傷,他負責處理事件,過程仍歷歷在目。
「我接到航空公司當值經理來電,指一班航班抵港前遇到嚴重氣流,六名空中服務員受傷,一個傷勢頗為嚴重,另十多名乘客有不同程度扭傷或骨折。我於是向民航處了解航班能否優先降落,又跟飛行區商討航班停泊位置,並安排緊急應變車輛救援。在短時間內調動資源,令受影響的乘客得到應有照顧,並顧及其他航班和旅客的行程,很考功夫。」
默默耕耘 成全散聚
機場人來人往,每次起飛和降落,都是一次分別或重逢。無論是登機閘口、跑道,又或綜合控制中心內的人員,每刻都為航班安全默默耕耘,並為本港航空業的聲譽忠誠奮鬥。
已在機管局服務16載的賴軍敬業樂業,娓娓道出其工作目標,看似簡單,實不簡單。「看到每架飛機安全升降,做好我們的工作,確保跑道安全,我已非常滿足。」